2023年,三年之后的又一个年份,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都在等待一次大爆发,销量大涨,买车的人络绎不绝……
但现实是,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长乏力,有限的销量增长还是通过众多厂商和经销商通过大幅度的优惠换来的,国内乘用车市场哀鸿遍野,萧杀替代了想象中的繁荣……
2023年,又是国内汽车市场“开大眼”的一年,仅仅上半年,已经发生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过、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劲爆,汽车圈外人士“吃瓜”吃得飞起,“圈内”人士各个忧心忡忡。
【资料图】
2月份,长安汽车律师函曝光,指控吉利银河之光涉嫌抄袭长安汽车外观,侵犯长安汽车的知识产权!之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微博表态: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5月份,长城汽车公开举报信息,称已向相关层面举报比亚迪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两款销量非常高的插电式混动车型搭载常压油箱,涉嫌排放物超标,此举报至今没有定论,比亚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解释说明,称常压油箱也能实现排放达标。
6月底,一封名为“丰田 (中国) 子公司雷克萨斯副总经理陈忱受贿行为证据”的邮件截图在网上流出。在这封超过2000字的邮件中,举报人详细记录了陈忱过去三年的受贿行为,内容包括所有相关人员的情况和资金往来,受贿总额高达约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万元)。如果此事坐实,雷克萨斯陈姓高管受贿5000万元,将成为2023年非常重要的“车圈”丑闻之一。
事实上,仅仅半年时间,已经出现了长城举报比亚迪和疑似雷克萨斯高管收受巨额贿赂两大“丑闻”和“互撕”事件,而两件事,仅仅只是国内汽车圈今年整体状态的一个缩影,只不过这两起事件的确超出了很多小伙伴的认知,看起来也劲爆了很多。实际上,在过去半年时间,国内汽车厂商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有很多,作为从业人员,有一种感觉,至少相比之前几年,汽车行业景气时,那种表面“安定团结”的局面和关系已经不在了,大家开始赤膊上阵了。
为什么今年汽车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种类似的‘“互撕”和“丑闻”特别多,而且还一个比一个狠呢?其实核心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汽车行业进入低迷期,市场蛋糕本身还在缩小,汽车厂商之间都想要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常规的商业手段已经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只能放下身段,引爆对方“埋的雷”。
所以,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插混车型采用常压油箱这事,不管其他评论怎么说,我始终不相信这是仗义执言!或者反过头来说,如果不是长城汽车转型新能源举步维艰,如果比亚迪不是现在这个月销量超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巨头,还是几年前那个月销量只能给长城销量当零头的二三线品牌,宋PLUS DM-i、秦PLUS DM-i的月销量如果比魏牌摩卡混动的销量还低,这两款车还会被长城汽车举报吗?刀架脖子上,我都不信,这事会发生!说白了,不管举报的结果如何,长城举报比亚迪的初衷,希望遏制这两款的销量,或者说让消费者认为这两款车不值得购买的成分会更大一点,我始终坚持这一观点,大家也完全可以有不同观点。
而关于类似陈姓高管受贿1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这件事,我们看到所谓的证据邮件是以日语呈现的,那么大概率这件事“东窗事发”,应该来自于雷克萨斯内部,具体是雷克萨斯(中国)这边,还是日方那年,现在还没有官方说法。举报材料中,提到陈姓高管获得公关代理公司 " 佳杪仕 JMC" 商业贿赂长达数年。作为业内人士,我们也知道,代理公关公司想要获得雷克萨斯这么大体量汽车厂商的广告、活动和媒体维护业务,需要面临非常大的行业竞争,如果通过行贿核心管理层的方式,就能拿下代理权,那么该代理公关公司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那么按照举报材料的说法,该陈姓高管接受" 佳杪仕 JMC" 商业贿赂长达数年,为什么这个“雷”今年才爆了呢?原因其实也是可以猜想一番的,首先雷克萨斯的销量持续下滑,前5月销量仅有5.41万辆,同比下滑24%,月销过万都快保不住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雷克萨斯(中国)自然也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原因,或者找到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人际关系、业务交叉等原因,很有可能这种之前营销和广告费用“大水漫灌”时埋下的雷,很可能就被引爆了!或者说,如果雷克萨斯今年的销量和前几年一样,月销量2万+,提车还要加价好几万,我相信这个“雷”,至少今年还是不会爆。
所以,其实今年国内汽车圈的“瓜”突然变多,“丑闻”和“互撕”变得更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不景气,当整个行业低迷的,很多车企面临生存挑战的时候,“体面”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因此,我们相信后半年类似上述几种情况,很有可能在国内车市遍地开花,小伙伴们有的“瓜”可吃。
关键词: